序文

文:林悦

《旅行 ● 生活》

我觉得,我是懂和熙的。我想,他也懂我。

其实,我们并不特别熟络。我们都是先从文字认识对方,之后才见面的。而我们的见面次数,5个手指数得完。可是,我们曾经在路上经历过许多相似的旅程,有过近似的际遇,发出过相同的感叹,有过类同的感想,甚至,我们在不同的时间,走在同一条路上,然后在转角处发现自己。这种种的雷同,是因为,我们都是在路上游荡了好长时间的旅人,而这个身份,让我们共同有了一个看不见却挥不掉的印记。

 和熙的旅行方式,是我最认同的一种——以时间换取金钱,以
 时间换取经历。他走得很慢,20个月的时间,在亚洲地区转悠(还是不全的亚洲),被太阳逐渐晒黑的肌肤,其实也是一路
 的丰富体验涂抹上去的。我可以想象,他出发时的心情和模
 样,然后如何一路被种种的经历修改其容颜,当他又瘦又黑的
 时候,眼睛却闪烁着清亮的星光,目光笃定有神,把世界看得
 清清楚楚的,毫不含糊。我也知道,当时他的脚一定长了茧,
 那是一里又一里的路程给磨出来的印证。我也知道,当他在路
 途中越是感到疲累的时候,他越是清醒感到自己的存在,一如
 吸了大麻的嬉皮,一个微妙的清音响起,一次微妙的心情转
 换,都激发出超越平时的感应,而这种感受,恰恰只是因为他
 是个疲累、饥饿的旅人。说来很玄,其实却踏实得很。

 和所有的旅人一样,和熙在路上不断前进的同时,也探索、发
 现,并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。这些人,有的是当地人,有的
 则是与他一样上路的旅人。他和他们交流,从他们身上看见各式各样的生活信仰,以及梦想。当地人教会他有别他成长背景的文化风俗,以及生活的教育;其他的旅人,则让他接触到新奇的思维,以及上路的目标与动力。换个位置,和熙必然也给了一些能量别人,这一路的汲取和吸收,是旅行承诺的丰收,只要走了出去,必有收获。和熙得到的,肯定足够他一辈子受用。

当旅行变成一种生活常态的时候,它就是过日子了。当我阅读到和熙如何享受洗衣服的故事时,不期然地会心一笑。那些不让他洗衣服的旅舍,后来都被他舍弃不住了。这算是一种坚持还是原则?当然不是,他也许只想找一个可以让他过日常生活的住宿,一如在家,做着平日也可以做的平常事,谨此而已。反正景点不能天天看,路不能每天赶,闲聊不能天天有,时间长
了,也得做做琐碎的日常家务事,或睡个午觉,看本书,甚至发呆,一如我们在家静下来的时候一般。一旦有了这样的日常生活,意味着周遭的环境不再是异地,你会到熟悉的餐厅吃饭,经常来回走同一条小径,和周边的人熟络起来,灯火阑珊处看见投宿的旅店,仿佛回到自己家一样安心。这才是最真实的旅行呵。

当然,作为读者,我会更享受看和熙的种种遭遇,比如他因受骗而生气,如何逃票省钱,头痛地与当地人交涉,搞不清楚状况而闹笑话等,这些都是趣味的故事,也是点缀旅途的趣闻,茶余饭后说来让大家嬉笑一番,都是旅人乐意分享的点滴。

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和熙在加尔各答的“垂死之家”当义工的经历。他走过的地方,像瓦拉纳西,其实是一个最好体验生老病死的地方,但他愿意为这种体验付出更具体的行动。于是,他去了“垂死之家”报到,而这段经历,成了他旅途中另一种的生活状态——每天去“上班”,重复洗床单、给残弱者喂食和清洁身体,做污秽的事,然后疲累“回家”。我相信,选择到“垂死之家”工作,并不是为旅程锦上添花,或者展示什么崇高的精神,因为如果你有过长时间的旅行经验,你会了解到,漫漫长路,一个旅人其实是个空洞的名号,你只是一个不断接纳一切迎面而来的无名人士,却未能付出,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社会角色,无力感往往就此产生。当你获得越多的时候,越想要付出,旅行从来就不是享乐过后的一场打嗝,我想和熙是深刻了解的。

回家后,和熙面对的是另一趟旅程——书写。他对我说过,自己并没有很丰富的书写经验,整个书写过程还蛮痛苦的。虽然如此,他有明确的方向,他说他并不是想出版一本旅游指南书,这些书市面上很容易找到,无需由他来多插一脚。但换个说法,游记也充斥着市场,和熙的游记,也不见得是鹤立鸡群。可是,作为一个马来西亚人,他的经验与视野,却能够为日益众多的出走大马人提供另一扇窗户,或另一种省思,让人们对旅行有更深一层的看法,而不只是走马看花,或嘻嘻哈哈带着几千张数码相片归来就以为完成了一趟旅行。当然,社会是多元的,就算去度假又何妨?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,既然和熙选择了这种看世界的方式,他的收获也无需他人的认同,一如他书里所描绘的行事作风、观点,可能也会引来争议,那已经是后话了。

书写,是另一种形式的旅行。和熙的文笔温醇,心思敏感,细密地把旅途所见所闻描述。他没有忽略历史、人文,更重要的,他从各种体验领略一些事,一些想法,如果不是通过书写,这些宝贵的哲理也就提炼不出来。所以,出走和书写,同为重要,这也将会是和熙未来所有旅程的完美结合。

走吧,写吧!祝福和熙,希望他能再次上路,带我们看更广阔的世界。



Followers